打开菜单

回顾旧时光! 2002年在中国的学位论文

作者:Dirk Mussenbrock ,2002年2月

“你好吗?”在我步出沈阳机场到达区的时候就听到这响亮的声音。在中国人群中站着那个德国实习生,罗纳德,很容易辨认。跟随他的还有沈阳西科石英有限公司的一个司机和一个翻译。“马马虎虎”我向他们喊道,可以看出迎接我的这个欢迎小队每个人脸上的笑容更加灿烂了。我在Volkshochschule(社区大学)学来的中文还有些用。我太开心了!准时且完好无损的到达了中国 – 更准确的说是沈阳,中国北部辽宁省的省会。

不过让我们先回到这个旅途的开始:“13亿牙刷就是中国的魅力!”马兰西亚前总理马哈蒂尔莫罕默德短短几个字就形容了在中国的经济机遇。经历了在洛杉矶的6个月精彩实习后,我很快意识到我的学位论文也需要在海外留学完成。但这次要去另一个地方:亚洲。

我给全德国的人事部门发了不下500封电子邮件申请在亚洲留学和完成市场学相关学位论文的机会。大多数回信都是“分公司太小”,“当地没有维修服务”,“我们在亚洲不提供学位论文机会”这类的。但这个非常乏味而繁琐的过程也是有些成效的:位于哈瑙和克兰奥斯特海姆的贺利氏石英玻璃的半导体部门有个跟市场营销相关的合适项目,可以把我送到他们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分公司去实习两个月。天啊,我得知后太兴奋了!


贺利氏石英玻璃有限公司(HQS)属于贺利氏集团的技术团队。后者在全球拥有超过9000员工,涉及稀有金属,牙医用具,石英玻璃,感应器和特制灯具领 域。HQS生产石英玻璃的基本材料,然后把它们转化成各个领域的产品,从灯具技术,芯片生产到化学用途等等。半导体部门设在沈阳,拥有200员工。沈阳西 科石英有限公司用石英玻璃生产芯片所需的工业部件。他们的高科技生产线与德国的水平相当,而这个地点主要是为中国芯片工厂服务。除了偶尔从阿伦高等专业学 校来的德国实习生以外,那里所有的员工都是中国人。

结识了你的第一批好朋友以后,问题来了:我对中国和沈阳又有什么了解呢?!谷歌解救了 我,一天后我已经学到很多。中国2012年报告的实际经济增长是7.3%。对中国的121亿美元的出口使其成为德国公司在亚洲的第二重要出口市场 – 仅在日本之后。这方面的增长去年大约是30%。

最重要的经济区域在上海和香港周边。沈阳却和那些地方相隔很远 – 大约1800公里远。拥有600到800万人口(没人知道具体数字)的沈阳是中国东北部最重要的工业,商业和文化中心。经济大飞跃还没有到达这里,但越来 越多的公司开始在这里安家。最近BMW决定在沈阳建立工厂以便为中国市场生产3系列轿车。以后我才会明白,经济飞跃还没影响到这个区域也是有些好处的。这 里的百姓不像上海人那么傲慢,后者被很多中国人讨厌。

我在克兰奥斯特海姆HQS的四周准备时间里就被多次警告过了:沈阳又冷又脏,而雾霾 真的是会“令人窒息”的。我琢磨着:好吧,我会克服这些的。飞机和签证很迅速顺利的安排好了,而我将会和阿伦高等专业学校的另外8个德国实习生一起居住, 他们都在那里呆了2个月。2002年11月18日我从汉堡离开去了维也纳,之后直飞到北京,随后中国航空把我带到了沈阳。

随后在沈阳我步出机场的第一真实印象就是充满了自行车三轮车和摊贩的街道。你会注意到的下一件事就是成群的红色出租车:大众桑塔纳和大众捷达 – 沈阳与德国远隔千山,却又有一点家乡的感觉。

一开始我们司机的开车风格就让我万分恐惧:如果红灯时间太长,就可以被忽视了。而对面车道常常被用来超车,不管前面是什么状况。而自行车和其他应该相对较弱的交通工具也毫不客气。喇叭和大灯时常被用到,哪怕前面是开得慢了点的警车也不例外。

我 的住所仅仅比我最坏的预期好了那么一点点。4个德国学生一起居住的两个公寓符合较低的中国生活水平。在室外预测-13华氏度的情况下,没有热水没有浴室, 每天只有3个小时的供暖。这就意味着在室外温度极低的时候,室内只有40-50华氏度,我的吹风机都可以帮房间提升几度了。

我在公司的这段期间大家对我非常友好,好奇而开放。我作为一个德国人没有在中国人面前炫耀,没有自以为是,非常努力的去把自己融入当地日常生活里。这点大家都注意到了。我每天坐公司班车上下班,每天去食堂吃饭,帮着其他办公室同事共同铲雪就是最好的例子。

除 此之外,在全外资企业的日常生活跟我们本国并没有太大的区别。每人工作38-40个小时,用标准的Microsoft Office软件,偶尔浏览一下网络。同时人们也要学习很多信息才能理解中国人的工作模式。跟我们西欧人更客观的理念不同,他们更注重个人和人际关系,比 如很少谈及具体数字。中国员工不习惯直接沟通,通常通过间接的方法来解决问题。决策通常由集体决定,那种西方经理们很热衷的个性化决策在中国不受欢迎。因 此,决策所需的时间要长很多,而且考虑因素不同。

因为有几个说英语的同事,我与他人的沟通十分流畅。公司也有3个会说德语的中国人。但是 直接处理企业的数据和文件仍有困难。就算有人在中文沟通上很有天赋,3500个不同的中文字形也会让人头疼。结果就是所有相关文件都需要及时准确的翻译。 这事常让我和其他同事的额头上多了一些皱纹。


除了每天在办公室做研究,当然也有很多其他的事情等着我去探索。沈阳有着悠久的历史。那时的皇宫是从沈阳迁到北京的。就跟北京一样,沈阳的故宫也保存得很好,值得一游。本溪也有一个世界闻名的温泉水洞,再往北的冰城哈尔滨是以冰雕节而著名。

但不止是旅游景点给我带来了难忘的经历。坐出租车或者公共汽车去附近众多的购物中心逛街,玲琅满目的市场的嘈杂熙攘或者和中国学生们共进晚餐都比普通旅游更能展现文化的多元性和百姓的友善。

对 德国学生来说,不管是为了实习还是为了学位论文,中国仍是个不寻常的地方。但因为两地越来越紧密的经济关系,很明显在这个地区的工作经验对一个人日后的职 业发展来说就跟黄金一样宝贵。当然这样短期停留总是很艰苦的。那些不习惯吃饭没有餐具,或者离不开每天早上的热水澡,或者看到蟑螂就歇斯底里的同学们应该 选个不同国家。

但对那些有勇气接受特别的挑战并感受与我们自己文化有天壤之别的人来说,中国是个完美的地方。虽然说学习中文和其中多的方言以及超过3000个字形非常繁琐,但这可以给你在去中国不同地方创造很多机会。有在那里的德国公司的支持,一切皆有可能!

对我个人来说,有一件事是肯定的:中国,我会回来的!